
大正三年宜蘭街道圖
沿著台九線車行往礁溪不久,隨即進入了宜蘭市區。
對礁溪的印象僅止於每次過完年從羅東回台北前,爸媽總會在礁溪火車前的某家蜜餞專賣店停下來。
那家店的蜜餞的確挺特別。
與市面上常見的整盒包裝號稱「宜蘭名產」不同,那家道地的蜜餞專賣店,
不但是有許多種類任你挑選、稱斤稱兩現場密封包裝之外;
其外觀與口感自然更不若市售蜜餞常見的鮮艷以及狂酸狂甜的人工添加物。
而少年禿卻口才很好的老闆,不厭其煩的讓客人試吃、解說;
少了市儈的推銷,只是誠懇的告訴客人他的產品特色,
不過價錢公道及老主顧的折扣也是家父家母加很多分的原因吧。
一般人對礁溪的印象莫過於溫泉,尤其是在高速公路通車後。
或許是因為自己對泡溫泉沒特別的熱愛,也就沒特別的注意;
然而車行經過溫泉街時往內一望,鱗次櫛比的溫泉旅館一家又一家的似乎無盡漫延,
而我所在的台九線上也有豪華的溫泉飯店,路邊亦不乏類似的廣告看板。
似乎提醒著過往的人們這裡真的是個溫泉鄉、而高速公路通車後帶來的住宿商機亦可見一斑。
當然我還是很討厭這種紙醉金迷的感覺。
大概是在軍中的「奮鬥」雜誌看過的一個故事,一位為了生活而在礁溪溫泉鄉淪落風塵的年輕女孩,
一日早晨在山區踏青散步時誤打誤撞結識一位在山區演習的阿兵哥(來自金六結營區的嗎?),
斯文的外表給了小女生對春天的憧憬與期待。
然而有一晚女孩按時上班,卻在排排坐的客人裡看到那位少年郎,
昏黃的光線下少年郎自不識濃妝豔抹的她。
當晚兩人雖然發生了「關係」,卻是消費對價而非心靈相契;
貼體卻不體貼的激情過後女孩更是心碎滿地。
或許夜晚溫泉鄉燈紅酒綠的背後,難免給人如此無限聯想吧。
車行進到宜蘭市區後,肚子竟不爭氣地叫了起來。
索性停在路旁的全家,買了個飯團坐在椅子上邊嗑邊研究起地圖。
向店員確定了「舊城南路」的方向後隨即出發。
既曰「舊城」,從地圖上觀之,舊城南、北、東、西即成一環狀道路,透露出僅餘的一絲古城風味;
而與其說車行在舊城西「路」,不如說是走在一條靜謐的巷弄裡,兩旁低矮的房子使人不覺出了神。
只是當發現地圖與現實出現落差時,原本的寫意開始變成一種焦急。
雖然說不上是迷路,卻必須開始憑直覺找路。
原本打算沿著舊城西路直接南路,卻在路的盡頭遇到了三叉口,在找不到路標的情況下,我決定直行;
直行沒多久,又決定繞回原路--自以為是比較保守的路線,即沿台九線中山路右轉舊城南路。
這段路因有市集而人聲鼎沸,在走出中山路後卻看不到舊城南路而直轉到神農路,
在神農路上除了看到「胡志強眼科(還是小兒科?)」外,
前進一個紅綠燈後終於決定問路邊一位大嬸,才知道自己過了頭。
繞回頭後卻又走回原點…問了同樣騎車等紅燈的一對青年男女,
得到「不知道耶,我們從台北來的…」的答案
「真的啊!!我也是喔!我剛到…你們來幾天啦?」
試圖以攀談來掩飾我似乎迷路的笨拙。
然而望去約莫十八歲不到,曬的紅紅黑黑的臉龐、身材微胖小情侶
「大概是中南部人、在台北唸書、假日偷偷出來玩...」
我在這種時候竟仍有閒情勾勒他們可能的故事...
而他們,只是羞赧的笑著,絲毫不理會我的搭訕。
總之,我找不到「失落的」舊城南路。
最後,繞回一開始的原點,走出舊城西路後,比對地圖與眼前的三叉路口;
決定「猜」了其中一條拐彎前行,路旁一叢大樹,一棟木造房子、旁邊一座小廣場…
廣場邊有位正在打掃的清潔工媽媽。
「請問,設治紀念館在哪裡?」
「喔!這裡就是呀!」
「阿?是這棟嗎?」是的,第一次經過時我的確曾懷疑過,
然而因為外觀和我從網站上得到的印象不太相符,
加上這棟少了古色的建築看起來似乎像是個露天咖啡座…
「不是啦!!你車停這邊,然後走進去…」
「那舊監獄在哪?」索性將接下來的景點問清楚
「在這工地後面」大嬸手指著眼前一座搭滿鷹架與帆布的工地
道謝之後,雖然仍有一絲半信半疑「監獄會在工地後面?」…
不論如何,總算到了。
此時是10:30,這一折騰竟也過了一小時多。
現在的宜蘭街道圖
一旁廣場上裝著"擔架"的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