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的最後,起了一些連漪。
看似微渺卻也的確影響了什麼
若要將這些片段勉強拉出一條線,
大約就是 發聲 / 代言 / 溝通 / 主體 / 主體性 / 人權 的問題
只可惜論文似乎與之沾不上邊
若再仔細爬梳這些斷片,
大約就是:課堂上的奧許維茲、彌賽亞與李連杰;
「前」野草莓與野草莓、因野草莓所認識有陽光般笑臉為心目中正義而堅持的朋友;
小地方的教授惡鬥與學生連署、新年快樂恐嚇簡訊事件等。
或許都一再標示了一個若隱若現主題。
有趣的是,似乎在今天的活動中開啟了新的一年
--生平第一次全然的參與一場遊行。
是怎樣的感覺?
感覺自己是個發聲主體了嗎?
感覺到國家正慢慢地切割公民社會的聲帶了嗎
--執政黨竟然可以囂張到凍結公共電視預算並進行製播節目的准否。
「難怪會被人家關台」
在我的推薦下收看了有話好說的傳清如是說。
是的,當全台開心團團圓圓,偏要討論動物園的社會意義;
揭開生態教育、保育的謊言,直指娛樂與商業企圖,
從四川大山到木柵監獄,人類透過動物園製造一隻又一隻重複症行為動物,
「你們現在在動物園看到的動物是發瘋的」……
當全台歡天喜地迎接政府發的零用錢,
卻偏偏要討論官方經濟成長率樂觀估計的真相
--陸客來台,前提是每天三千人次;
消費券,前提是大家都把它花光光。
更別說政府絕對不會說的隱藏性負債問題。
「把老百姓越教越聰明,當然會被人家關掉。」
而同一時段同一性質的談話性節目,
一邊罵法官不押扁、一邊「哀矜勿喜」的講著綠卡立委。
同一系列的主題應該也夠他們過個好年了吧。
(有話好說的主持人)
當然,「一場遊行又能怎樣?」這種常見的無聊旁觀者反問
包圍立院成了人體骨牌的一部份,但這新年假期國會早已人去樓空;
嗆聲的對象或許正在天籟泡湯看著電視轉播嘲弄著。
當然,媒體自由與監督一定還會是最終的兩難,
高喊全民監督的空洞口號,最終仍要回到監督的形式
--獨立機關永遠難寫的考古題。
當然,這一切的一切大家都知道。
只是縱或如此,
把這些東西epoche起來之後剩餘的純粹主觀是什麼?
至少就我而言--
「幹!!林北丟係究袂爽!!」
或許也表現在喊口號時自加「解散NCC!!」
看到警備車時高舉海報大喊「劉漢強!!看一下!!」
或者這也是對所謂「理性手段」簡訊的一種無聊反動